外观对消费类电子产品有多重要?我自命不凡的一面想说“不多”。我只关心表现。”
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真的。人类是视觉动物,我们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风格的影响。耳棒就是这样。
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初创公司由一加联合创始人卡尔·裴(Carl Pei)领导,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于美学。到目前为止,该公司已经发布了三款产品,说实话,它们与市场上其他几十款类似产品的操作方式没有太大区别。但Nothing的所有产品都提供了独特包装的视觉上引人注目的设计语言,价格也很有竞争力。
说实话,有时候这就足够了。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需要重新发明轮子或彻底改变行业。有时候,一款消费产品只需要看起来很棒,运行良好,而且成本不太高。Nothing的最新产品,一套名为Ear Stick的无线耳塞,就是这样做的。
Nothing耳塞是一套外观漂亮的耳塞,设计独特,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更舒适。然而,你在声音和其他功能方面损失了很多。
- 独特的开放式设计
- 仅售99美元
- 在安静的环境中听起来很棒
- 品牌:无
- 降噪:否
- 单声道:是的
- 蓝牙:5.2
- 麦克风:每个花蕾三个
- IP等级:IP54
- 重量(耳塞):4.4磅/耳塞
- 充电:仅限有线
- 驱动器尺寸:12.6mm
- 价格(建议零售价):99美元
- 舒适的耳式设计
- 伟大的价格
- 易于连接到设备
- 电池寿命长
- 低音不好
- 无主动降噪
免责声明:本评论中的链接由Crutchfield提供,这是一家在客户服务等方面享有盛誉的音频零售商。
没有耳棒价格和可用性
- 你可以在美国花99美元买到这款无耳耳棒,在其他国家也有售
- 它们将于11月4日在亚马逊上有售。
这款无物耳棒在美国的售价为99美元,其他地区的售价也差不多(比如在英国和香港,售价分别为99英镑和899港元)。现在可以在Nothing的网上商店预订,11月4日发货。之后,它也将在亚马逊等主要在线零售商上出售。
设计和硬件:主要优点和缺点
- 这种耳机采用半入耳式设计,所以不会陷在耳道里
- 你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舒适,但噪音隔离较弱
- 箱子里没有无线充电功能
如果你还没有注意到什么,耳塞是该公司的第二套无线耳塞。去年推出的Ear 1因其半透明的设计和声音性能而获得好评,其价格超出了其价格范围。新款耳塞采用了同样的半透明设计,但采用了管状外壳,而不是Ear 1更传统的珠宝盒状外壳。
除了新的外壳,耳棒在一个方面与1号耳朵有很大的不同:耳棒是“半入耳”式的耳塞(另一种说法是“敞开耳”),这意味着它们位于耳道外的耳嵴上。最初的ear1是一种入耳式耳塞,带有硅尖,可以进入耳道,就像苹果的AirPods Pro一样。
半入耳式耳机的设计有利有弊。长时间佩戴这种耳机通常更舒适,因为耳朵里没有任何东西,但它也完全不能阻挡噪音。对于入耳式耳塞,即使没有主动降噪(ANC),硅尖也能提供足够的密封,自然地阻挡周围的噪音。有了“无物耳棒”,你仍然能以最大音量完全听到外界的声音。
但这是一个特性,而不是一个bug。这种半入耳式耳机并不能消除外界的声音。相反,这种设计吸引了两类人:一是那些无法忍受入耳式耳机感觉的人(我有几个同事属于这一阵营),二是那些在听音频时想要了解周围环境的人。
也没有任何代表表明:耳棒不是耳1的继承者,而是同伴。消费者可以选择是否在耳朵舒适或声音沉浸上妥协。
回到机壳。我是Nothing的粉丝,喜欢用不同的形状,因为它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。外壳是透明的,所以蓓蕾总是可见的。通过旋转顶部的旋钮打开,盖子像旋转门一样滑动,你可以把花蕾从插槽中拔出来。
拧开箱子的动作很有趣。有足够的阻力,需要轻微的力量来扭转,当盒子打开或关闭时,有一个可听到的咔哒声。
充电端口位于管的顶部,覆盖着一层红色塑料材料,增加了视觉效果。与Nothing Ear 1不同的是,它没有无线充电功能。这款耳塞比Nothing Ear 1轻一些,每个耳塞的重量为4.4克,而且如前所述,它们佩戴起来很舒适,不会因为长时间佩戴耳塞而产生压力。
耳棒的茎部装有大多数读者应该熟悉的触摸感应面板。面板只能检测轻击和长按,不能检测滑动。
每个花蕾上有三个麦克风,它们纯粹是用来接收佩戴者的声音。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,耳棒没有任何形式的ANC。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,因为它会让任何试图移除环境声音的软件变得毫无意义。麦克风可以很好地收集我打电话时的声音,或者当我召唤谷歌助手时。
每个耳塞里都有一个12.6毫米的音频驱动器,Nothing说这是为耳塞定制的。广告上宣传的电池续航时间为一次充电7小时,使用一周后这个数字似乎是准确的。该案件还附加了三项指控,总计约28小时的游戏时间。USB-C充电线随包装一起提供。
Nothing耳棒提供多点连接,因此它可以同时连接多台设备,而且连接效果非常好。我在室内和室外都用过,从来没有遇到过掉线的情况。这款耳机的防水等级为IPX5,所以你可以在雨中佩戴,甚至可以在水中短暂浸泡,都不会有任何问题。但这只是耳塞;这个箱子一点也不防水。
软件和音频质量:低音在哪里?
- 这款耳机几乎可以与任何手机配对
- 打开耳朵的设计意味着低音等较低的频率会受到影响
Nothing耳塞可以与任何蓝牙设备配对,在许多安卓手机上,只要打开耳塞盒盖,就会弹出一个菜单,询问你是否想要配对。配对后,耳塞都能很好地工作,无论是谷歌Pixel 7 Pro、iPhone 14 Pro Max还是MacBook Pro。
要微调音频输出或自定义触摸控制,你必须安装Nothing的配套应用程序。从这里,我可以分配额外的控制利基动作,如“双击和按住”和播放均衡器,以突出人声或低音,如果我选择。
由于这些都是开放式耳塞,低音等较低的频率可能会因音频泄漏而丢失,并且通常会被外界噪音淹没。该公司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名为“低音锁”的软件算法,可以检测出由于耳朵形状而导致的低音损失程度,并相应地调整均衡器。这个功能听起来很有噱头,在实际使用中,我并没有听到太大的区别。
对于吉他驱动的音乐或播客,Nothing耳棒表现得和任何大牌比赛一样好。
你只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:戴上耳机,你无法获得身临其境的、近在眼前的音频。然而,耳棒在安静的环境中听起来非常好。耳机在区分中音和高音方面做得很好,所以你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吉他的即兴演奏或背景人声。缺乏贝斯踢确实使嘻哈音乐听起来比我习惯的要平坦一些,但对于吉他驱动的音乐或播客来说,这些表现和任何大牌比赛一样好。
你应该买无物耳棒吗?
如果有以下情况,你应该买无耳贴:
- 你想要一套性能良好、价格合理的耳塞
- 你觉得入耳式耳塞戴起来太不舒服了
- 你喜欢Nothing的设计语言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你不应该购买无耳贴:
- 你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塞,并希望有某种形式的环境噪音阻塞
- 你已经有一副不错的无线耳塞了
除了它独特的外观,Nothing耳棒是标准的无线耳塞。无论是音质、电池寿命还是功能,耳棒的表现都不错,但并不惊人。不过,售价99美元的“无耳耳棒”定价合理,因此对于那些想买新型开放式耳塞的人来说,值得一看。
当一个产品类别变得像无线耳塞一样泛滥,当无线音频技术已经商品化到听起来都很不错的地步,那么它可能只是归结为耳塞的外观和感觉。我是Ear Stick的设计语言的忠实粉丝,我喜欢看和摆弄它的外壳。对其他人来说,这可能就足够了。